当前页面 :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简单笔画日记_四年级数学手抄报简单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13 21:10:56

1、阿拉伯数字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2、3、4、5、6、7、8、9这些数字。


(相关资料图)

2、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3、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4、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5、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6、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

7、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8、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

9、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10、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11、数学符号的起源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

12、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

13、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

14、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15、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16、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

17、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18、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19、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20、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

21、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2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

23、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

24、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25、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

26、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27、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

28、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

29、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30、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

31、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32、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

33、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34、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

35、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

36、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37、奇妙的圆形 圆形,是一个看来简单,实际上是很奇妙的圆形。

38、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从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

39、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经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圆。

40、以后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

41、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转盘上制成的。

42、当人们开始纺线,又制出了圆形的石纺缍或陶纺缍。

43、  古代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着走比较省劲。

44、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就把几段圆木垫在大树、大石头下面滚着走,这样当然比扛着走省劲得多。

45、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盘。

46、大约在4000多年前,人们将圆的木盘固定在木架下,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47、  会作圆,但不一定就懂得圆的性质。

48、古代埃及人就认为:圆,是神赐给人的神圣图形。

49、一直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

50、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

51、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给圆下定义要早100年。

52、圆周率,也就是圆周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数。

53、《周髀算经》上说"径一周三",把圆周率看成3,这只是一个近似值。

54、美索不达来亚人在作第一个轮子的时候,也只知道圆周率是3。

55、  魏晋时期的刘徽于公元263年给《九章算术》作注。

56、他发现"径一周三"只是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57、他创立了割圆术,认为圆内接正多连形边数无限增加时,周长就越逼近圆周长。

58、他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圆周率,π=3927/1250。

59、刘徽已经把极限的概念运用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之中,这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一项重大的成就。

60、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在前人的计算基础上继续推算,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精确值,他还用两个分数值来表示圆周率:22/7称为约率,355/113称为密率。

61、  在欧洲,直到1000年后的十六世纪,德国人鄂图(公元1573年)和安托尼兹才得到这个数值。

62、  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圆周率已经算到了小数点后一千万以上了。

63、从一加到一百。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