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在祁连山怎么拍摄雪豹?快来向网红“铲屎官”取经

来源:凤凰网 时间: 2023-08-11 09:11:03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雪豹,是祁连山的旗舰物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祁连山寻找雪豹的踪迹,他们中有纪录片导演,有野生动植物调查者,也有祁连山生态守护者。


(资料图片)

借助祁连山寻豹者的视角,一起去看看,在祁连山“遇见”雪豹变容易了吗,这里的生态环境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雪豹最喜欢出没的地方

“网红”管护员阿诚:拍雪豹者都向他“取经”

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以下简称祁连山管护中心),管护员阿诚是个“网红”,因为他见过雪豹,而且见过五次。

想在祁连山拍摄雪豹,总要和阿诚见面“取经”。

阿诚家住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关山村,他原本是一位牧民。

2013年,因家乡地处祁连山生态管护区,阿诚从一位牧民变成了祁连山生态守护者。

自此,上山巡护、捡拾雪豹的粪便用于物种调查,就成了他的工作,有人甚至将其称为雪豹的“铲屎官”。

2015年秋天,阿诚第一次见到雪豹。当时他和同事到祁丰自然保护站辖区回收红外相机,突然发现一只雪豹正在觅食,阿诚和同事很激动,赶紧拿出相机拍摄,直到电量耗尽。

当时的气温在零下20多度,等他和同事站起来时,才发现腿都麻了,没了知觉。

更让阿诚激动的是这次发现雪豹的地方,正是他以前放牧的地方,他觉得当初的选择做对了。

此后几年,阿诚又陆续见过4次雪豹,多数都是在祁连山管护中心祁丰自然保护站丰乐口资源管护站。他曾见过两只雪豹准备猎捕岩羊,也曾看到两只雪豹在草甸上奔跑,还有一次则是三只雪豹围攻一只岩羊。

祁连山野生动植物调查者马堆芳:调查途中曾被9只豺围攻

“这是南边,属于阳坡,生长着祁连圆柏。这是北边,属于阴坡,生长着青海云杉,青海云杉以海拔3200至3300为界,便不再生长了,所以下面是乔木,上面则成了灌丛草甸。”在祁连山管护中心野生动植物管理科科长马堆芳眼中,祁连山的每一种动植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左边长着青海云杉,右边是祁连圆柏。

采访途中,偶遇蓝马鸡,大家很兴奋。马堆芳介绍,能在高山上见到祁连圆柏,全都是蓝马鸡的功劳。他进一步解释,祁连圆柏的果实为蓝马鸡提供了食物,蓝马鸡采食了祁连圆柏的果实后,又通过粪便排泄把种子播撒到更高的山坡上,让森林得以向上蔓延。

从事野生动植物调查30余年,马堆芳回忆起最惊险的一幕:他和队员在祁丰自然保护站辖区调查野生动物时,被9只豺围攻。

“豺比雪豹胆子大,雪豹很机警,豺则会主动攻击。”马堆芳讲述,当时他们坐在车上,9只豺各有分工,1只在车前蹲着,2只在旁边眯着眼睛假装睡觉,3只则围着车转,还有几只则在几米外等待。十几分钟后,看围攻无望才离开。

马堆芳和同事在野外调查(受访者供图)

2015年马堆芳牵头组建了野生动物调查队,虽然到目前为止,他还未亲眼见过雪豹,有点遗憾,但野生动物调查队的其他队员则见过雪豹。

“在祁连山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现在野生动物种类和种群数量的增加,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一面镜子,我们的职责就是维持这个系统的平衡。”马堆芳说。

纪录片导演王鹏:行走祁连山 十年拍一豹

穿越沙漠,走无人区,媒体人出身的王鹏颇爱探险。2012年他离开媒体行业,正式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

2013年,他前往位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祁连山老虎沟拍摄“消失的冰川”系列纪录片。

拍摄过程中,护林员告诉他这里有雪豹,还拿出了几张红外相机拍摄的照片,王鹏很惊讶。

兴奋、冲动,一下子让他决定要拍摄雪豹。2013年10月,他和团队进入盐池湾正式开拍。

王鹏(右二)和团队在拍摄雪豹途中(受访者供图)

但拍雪豹谈何容易。2013年10月开拍,直到2014年4月,他们才第一次拍到雪豹。

“刚要拍就被发现了,雪豹很快就跑过去了。”王鹏介绍,雪豹5分钟就能爬上一座大山,而人至少要爬2个多小时,根本追不上,这让他们一度很绝望。

刚开始拍摄时,可能一两年才见到一次雪豹,有时只能拍到几秒钟,拍一年也积累不了多少素材。

不过三年前,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他们拍到的有用素材长达两个多小时。“刚开拍时没经验,不了解雪豹的习性和出行规律,时间长了就逐渐摸索出来了。”王鹏介绍。

2022年3月,纪录片《寻找雪豹》第一部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正式播出,第二部也即将播出。拍摄雪豹间隙,他还拍摄了祁连山的冰川河流和植物等素材。

拍摄雪豹10年,对王鹏来时,关于祁连山最明显的改观便是雪豹的栖息地从过去的分散破碎变成了整片,这对雪豹来说显然是好事。

近几年,这些祁连山寻豹者在拍摄、偶遇或调查途中,见到雪豹的概率大大增加,这是祁连山生态逐渐向好的佐证之一。

(央视网)

关键词: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