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阳“小木耳”撑起“大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吕梁8月11日电 题:山西中阳“小木耳”撑起“大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记者 杨杰英
“天赋中阳美,地道黑木耳。”走进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一排排科技大棚坐落有序,一朵朵黑木耳尽情绽放。
(相关资料图)
8月9日至11日,2023中国食用菌协会木耳特色专业镇发展大会暨中阳木耳文化节在中阳县举行。
与会期间,来自全国的食用菌专家学者与客商,围绕“共建木耳特色专业镇新平台共谋乡村振兴发展新机遇”主题,开展黑木耳特色专业镇交流、食用菌菜系品鉴、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全国食用菌及特色农产品展销、实地考察参观、现场采摘体验、行业论坛、技术培训等系列活动。
中阳木耳栽培自吕梁山深处、生长于天然氧吧,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被称为“黑色国宝”。 张云 摄中阳木耳栽培自吕梁山深处、生长于天然氧吧,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被称为“黑色国宝”。凭借高海拔、低纬度、昼夜温差大、冷凉干燥的良好自然条件,当地产出的黑木耳几近天然品质。
“三年的木耳种植经历,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菌棒补贴、政府提供免费技术培训、配有木耳险能够为种植户兜底……一系列黑木耳种植产业的好政策,让中阳县暖泉镇弓阳村村民郭能辉下定决心开始种植黑木耳。如今,他的年均收入达10万余元。
四年前,许金平从外地返回家乡暖泉镇刘家坪村种植木耳。他承包了15座木耳大棚,目前产量已达1万多斤,年收入预计可达20万。他的大棚雇用了20多个村民,从菌棒进地到木耳采摘,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致富梦。
2022年,中阳县木耳产业带动农户3150户、7500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其中脱贫户3160人。2023年,全县木耳种植5320万棒,预计产量530万斤,产值可达1.6亿元,可带动菌棒厂、采摘园、销售、产品包装等上下游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木耳产业带农益农成效明显,目前已带动5734人,人均增收2800余元。中阳县1.8万棒木耳菌棒首次出口韩国,实现木耳菌棒出口零的突破。
山西中阳,小木耳大产业。 杨杰英 摄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中阳县一跃成为“全国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联系县域”,享有“华北木耳第一县”美誉。小小的黑木耳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山西省委统战部是中阳县的定点帮扶单位。2018年以来,山西省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对中阳县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帮扶工作。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山西省委统战部联系协调中阳县与全国木耳生产大县黑龙江东宁市对接,发展黑木耳产业。驻中阳工作队持续跟进,科学谋划,协调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帮助建设技术体系。
同时,联系山西省工商联、山西省侨联及乐村淘公司,协助做好黑木耳推介会,从金融扶持、技术指导及品牌建设等各个环节持续发力,无缝帮扶,在健全产业链和培育本土化自主生产能力方面持续赋能。
经过几年发展,中阳县黑木耳产业规模“从小到大”,空间布局“从无到有”,发展水平“从量到质”,带贫能力“从弱到强”,产业链条“从短到长”,实现历史性跨越。
中阳县黑木耳产业园区菌棒生产车间。 杨杰英 摄中阳黑木耳产业作为“九三吕梁合作”农业扶贫建设项目,通过争取科技支持,强化研发转化,做深做实“九吕合作”。特别是中阳县食用菌产业总顾问、九三学社社员、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常明昌,带领技术团队60余次深入菇棚及车间,作技术培训指导。
专家团队联合当地龙头企业收集野生木耳资源,选育优良品种,制订了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完成了黄土高原夏栽黑木耳新技术。通过龙头引领、示范带动,持续推动木耳产业化发展,拥有知名区域公共品牌1个、企业品牌3个,制定发布山西地方标准3项,建立了国家级中阳食用菌科技小院、山西农业大学产学研木耳合作基地和吕梁市木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年来,中阳县抓住木耳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延伸全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的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持续研发木耳醋、木耳酱、木耳多糖等独具特色的黑木耳食品和保健品系列产品,“中阳山宝”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同时,当地充分挖掘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的利益空间,建设黑木耳现代化加工基地,带动物流、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加快黑木耳产业与文旅康养、电子商务、医疗保健等产业融合,构建起多维度拓展的产业网络,推动传统特色农业向三产融合转变。
如今,黑木耳成为中阳县一张最闪亮的名片。(完)
关键词: